? ? ? ?醫藥網9月20日訊 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發軔于2012年,取消藥品加成,調整醫療服務價格,一升一降理順價格結構,總體思路早已確定。在總結各地前期改革經驗的基礎上,2016年7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《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》,全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。國家發改委今天表示,截止目前,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已實現全覆蓋;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在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八個省(市)已全面推開。 維持一個公立醫院正常運營的資金有幾方面?答案是大體有三部分——藥品收入、服務收入和財政撥款。以往人們詬病看病貴,經常會提到“開藥貴”、“大處方”等問題。原因正是受長期存在的“以藥補醫”機制制約,這三者當中出現了失衡。 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、研究員張振忠介紹說:“財政補、公共醫療收費補,藥品加成補助。因為財政補助的實際比例在下降,而醫療服務收入又被壓在一個較低的價格水平上,醫院想要通過給病人提供技術服務把錢賺回來,這是不可能的。三個補償來源,藥品加成就大行其道了。” 除了藥貴,動輒就排隊做CT、核磁等大型檢查,也讓不少患者苦不堪言。于是本輪醫藥價格改革的核心,就是一降一升。取消藥品加成,降低大型檢查定價,從而打消“大處方大檢查”的主觀動力;有序提高手術費、護理費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水平的服務價格,讓醫務人員更有動力精益求精。從2012年至今,改革因循這一思路推進,今年7月更進一步印發了《關于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》,帶來的變化是什么呢?首先來看藥費。調查結果顯示,31個省(區、市)1970個縣的4107個公立醫院已實現改革全覆蓋,患者直觀的感受就是,藥費和檢查費降了。 在試點省份江蘇的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呼吸內科,遇到了一位門兒清的患者老張。“醫療價格比青菜的價,對我來說都更敏感。我長期肺氣腫,去年就住了十一次院。我這種老病人對什么最敏感,就是對自己的費用。每次回去我都把明細仔細看的。公立醫院藥品零差價,斯利華原來五百多,一下子降了一百多,減輕了很大的負擔。另外,B超、CT、檢查費也下去了。”老張告訴記者。 根據調查,各地縣級公立醫院藥占比在改革后都有不同程度下降,最高達到13個百分點。那么醫療服務費用呢?調查顯示,改革以來,各地累計調整醫療服務價格72次,重點提高診療、手術、護理、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價格,提價金額230億元左右。同樣是在江寧區中醫院,護士們表示:“護理費、診療費有一定上升。改革以前,一級護理是7塊錢,一二三級都是幾塊錢,現在是28一天,提高了勞動價值。提升之后,我們幸福指數比以前高了,按照三級甲等醫院,護士的離職率控制是5%,我們醫院是0.3%。” 藥品加成取消雖然勢在必行,但作為長久以來醫院收入的重要構成部分,要得到合理補償。從改革情況看,通過醫療價格調整補償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,調查覆蓋的25個省市當中,覆蓋率基本上在60%-90%之間,其他主要通過財政和醫院加強管理自我消化。河南省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焦昱說,醫院的收入整體影響不大。每年各項損失1000多萬元。2014年、2015年財政補貼共385.3萬元。 與此同時,改革后患者的總體負擔基本平穩。2015年縣級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172.5元,同比上漲3.2%;人均住院費用5080.8元,同比上漲3.5%。但對于明確應降價的檢查、檢驗類項目,仍有部分地方收入增長較快。對此,業內人士表示,醫療服務價格上調后,醫保報銷比例調整應及時更上,同時控費作用應當加強。這個改革主要是“騰籠換鳥”,基本上就是理順藥品價格和醫療服務價格關系的問題。其實價格改革會對醫保的控費手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。
|